栏目分类
既不幽默, 黑历史一箩筐, 还没边界感, 他上《脱口秀》干嘛来了?
发布日期:2025-07-05 13:04    点击次数:137

文|言午玉

编辑|黄毅来了

他出道便站上巅峰,凭借在《今日说法》中的亮眼表现,迅速收获大批粉丝。

就连撒贝宁在台下,都尊敬地称他为“刚哥”。

然而之后,他却接连陷入一系列争议。

眼看着撒贝宁在主持界发展得风生水起,自己却只能靠着“毒舌”人设来吸引流量。

从业20多年,张绍刚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的观众缘消耗殆尽的?

1、水土不服,身陷争议

近日,《脱口秀和 Ta 的朋友们》第二季开播,主持人依旧是张绍刚。

消息一出,网上顿时一片哗然,不少观众发出质疑:

“怎么又是这个‘跳梁小丑?’”

在脱口秀这个充满欢笑与创意的领域,张绍刚的存在显得格格不入。

他不仅缺乏幽默感,还没有边界感。

最关键的是,张绍刚本人对此却毫无察觉。

起初,张绍刚通过“毒舌”吐槽的方式,吸引了不少流量。

但久而久之,大家发现他似乎“只会”这一招。

这次新节目开播,张绍刚延续了自己一贯的风格。

先是自嘲自己不能没有这个节目,希望节目“不要太火”。

随后话锋一转,对准节目组的选手和台下的嘉宾,讽刺节目变成这样,离不开他们的“功劳”。

对于这样的表演方式,观众早已习以为常。

台下反应一般,掌声也是稀稀拉拉。

面对张绍刚“犀利”的言辞,大张伟用“谐音”调侃道:

“张老师就是我们节目的‘大帝’,因为我们谁都可以踩你。”

一直以来,张绍刚的吐槽内容常围绕自己“毒舌”“犀利”的旧有人设展开。

他反复消费自己过往的主持争议,缺乏更加有新意的内容。

在过往的诸多节目中,张绍刚一开口便是“大家都知道我以前脾气不好”。

这样的吐槽切入点看似是“自嘲”,实则是对自己的争议人设二次消费。

此外,脱口秀的本质是“带刺的幽默”,但张绍刚的发言常常是“攻击性”大于幽默。

当选手的表演风格或观点与他的偏好不符时,他会表现出明显地排斥。

本应轻松愉快的场合,常常会陷入尴尬之中。

不仅让选手难堪,也让观众感受到他的“刻薄”。

对于张绍刚如今的处境,许多观众认为其存在自我定位混乱的问题,显得“水土不服”。

他沉溺于过去主导节目时的“掌控感”中无法自拔,始终无法摆正自己的地位。

2、黑历史缠身,难以洗白

在竞争激烈的综艺市场中,话题与流量似乎成为了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张绍刚深谙此道,在主持节目时,常常为追求话题冲突,将节目变成了自己主导的“秀场”。

在职场就业节目《非你莫属》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张绍刚最喜欢的就是让自己凌驾于老板之上,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着前来求职的选手。

他有着一套固定的主持套路,只要选手的话语出现漏洞,他就立刻回怼。

选手一旦表现出个性,张绍刚就立即批评对方“情商低”。

要是选手不顺他的思路走,他更是立马翻脸。

选手们登上这个节目本就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还要时刻提防着主持人毫无来由的言语攻击。

在这种高压氛围下,节目的“客观真实”早已被扭曲,彻底沦为一场令人窒息的生存考验。

在张绍刚“迫害”过的众多选手中,“晕倒门”事件最为出名。

当时,一位名叫郭杰的求职者声称自己在法国留学十年,拥有众多学位。

见状,面试官文颐便用法语和他就行对话,没想到郭杰听得一头雾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随后,她又指出郭杰所谓的学位,相当于国内技术学校专科文凭。

这样的评价让现场众多不明真相的观众纷纷将矛头指向郭杰。

此时的张绍刚作为节目主持人,本应维持秩序,合理引导选手和观众。

但他却仿佛找到了炒作的“好机会”。

张绍刚随即摆出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声称自己不想让节目变成“打假”现场。

在众人的围攻下,郭杰由于压力太大,向后倒去。

张绍刚见状,不仅没有关心选手的身体情况,反而抓住他的衣领,认为其是在“表演”。

节目播出后,郭杰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然而事情的真相却出乎观众意料。

原来,郭杰的求学经历和学位均为真实,他之所以答不上来,是面试官文颐的法语错误百出。

此外,文颐还被扒出涉及学历造假,也就是说,她根本不了解郭杰的学位,只是不懂装懂。

而在这场误会中,张绍刚无疑应该负最大责任。

作为主持人,他在事情尚未调查清楚时,就急不可耐地站到选手的对立面。

不断对选手施加压力,让其连为自己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在一档访谈节目中,撒贝宁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张绍刚的主持风格有失偏颇。

但张绍刚却不以为然,还当面怒怼撒贝宁“就是爱装”。

那时的他未曾料到,两人的命运将在之后走向截然不同的轨迹。

3、嫉妒使人丑陋

和张绍刚不同,撒贝宁在主持界向来以“高情商”著称。

无论是《主持人大赛》中对选手的犀利点评里暗藏的鼓励。

还是《明星大侦探》中用玩笑缓和推理环节的紧张感。

撒贝宁让观众看到,他总能在分寸感与感染力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点。

让主持成为一门兼具智慧与温度的艺术。

这也是他屡次被选为春晚主持的原因。

然而,看到撒贝宁取得如今的地位,张绍刚心里产生了极度的不平衡感。

在接受采访时,他屡次称撒贝宁只是“运气好”。

言语间仿佛在说撒贝宁“偷走”了自己的人生。

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张绍刚不以为然。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觉得自己“技不如人”。

在节目《吐槽大会》中,脱口秀演员王建国怒怼张绍刚:

“张老师说的没错,我很嫉妒李诞,就像您嫉妒撒贝宁老师一样。”

一句话瞬间让张绍刚脸色铁青,而现场则是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可以说,张绍刚沦落到如今的境地,完全是咎由自取。

写在最后

张绍刚从备受瞩目的主持人,走到如今被众多观众嫌弃的境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尊重他人、追求话题冲突、缺乏自我反思以及狭隘的格局,让他在主持道路上越走越偏。

最终迷失了自我,也失去了观众的支持与喜爱。

这也为其他主持人敲响了警钟,在追求节目效果与个人风格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尊重他人。

只有保持谦逊、不断反思,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主持行业中站稳脚跟,赢得观众的认可与尊重。

部分参考文献:

澎湃新闻|《张绍刚口播推荐,《吐槽大会》皮炎平广告被罚90万元!》

中华网|《张绍刚求职节目争议频现:主持人角色引热议》

中国青年网|《撒贝宁与张绍刚狭路相逢 上演神仙打架》